全面放开生育?二胎延长产假? 卫计委答问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时间:7年前 (2018-02-21)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615

导读:

  3月8日下午,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一年多之后,依旧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医疗配套、教育资源配置、缓解育龄女性就业歧视、发放“二孩补贴”等都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王培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生育形势完全符合预判


  在3月11日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个是成效初显,另一个是生育形势完全符合预判。


  不过对于影响很多家庭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妇女的职业发展和母亲生育完后的再求职问题;

 

②托育资源缺乏,多数家庭主要靠祖辈来抚育第三代;

 

③经济方面的压力。

 

  关于二孩生育难问题:推动母婴设施建设、完善延长产假

 

  在回答关于“全面二孩”的问题时,李斌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全国新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很多家庭有了二宝,还有家庭在为二孩生育事情纠结,有后顾之忧和困难。

 

  李斌表示,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生育医疗保健工作,卫计委要抓好落实。

 

  “要想方设法解决’甜蜜的烦恼’,增加服务的供给,”李斌表示,

 

①加快省市县妇幼保健建设,进行资源调剂、帮扶、下基层等,十三五期间基本能够满足生育需求;
 

②提高救治能力。二孩中高领产妇比较多,要依托骨干医院加强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建立绿色通道加强转诊网络安排;
 

③加强紧缺人才培养。

④打造全程服务链。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好孕前检查、孕期检查等等。

 

  此外,“全面二孩”还涉及到幼儿园、托儿所、女性就业等问题,要加快研究配套服务问题。

 

  李斌还透露,财政部肖捷部长刚提出针对二孩家庭的个税扣除利好政策,相信今后利好消息还会多起来。

 

  在11日的记者会上,王培安还表示,中央高度重视研究解决群众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明确提出要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

 

  一段时间以来,卫生卫计委会同发展改革、教育、交通、旅游、总工会、妇联等部门强化妇幼保健服务供给,合理规划产科、儿科、教育等资源,推动建设标准化的母婴设施,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推动各地进一步完善延长产假、设立陪产假等制度,增加惠民利民服务措施。


  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地方经验,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政策,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虽然目前只有28%的人愿意生育二孩,但中国不缺人口

 

  据王培安介绍,去年我国新生婴儿住院活产数1840万,考虑到99%的住院率,实际生育数应大于这个数据,为2000年以来出生规模最大,妇女综合生育率达到1.7以上。王培安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有9000万,但综合各种因素只有28%有生育意愿,且这部分生育势能将在2016年-2030年间不断释放,预计期间出生人口会在1700-1900万之间波动。王培安说:“中国未来100年都不缺人口数量,要更关注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是否全面放开生育计划:没有时间表

 

  此前,在3月8日的记者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曾回应,到2015年全国总人口为13.75亿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没有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对紧张的关系没有根本改变,所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要长期坚持。

 

  “至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没有时间表。”她表示,会根据每一个阶段人口发展趋势的变化,及时作出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附:2017年各省产假安排,你能休多久?

 

  一、产假天数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产假可休98天的基础上,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制定适用于本地区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产假做出了进一步规定。

(图表来源:界面新闻)

 

  用人单位若违反产假相关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除此之外,3月11日的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卫计委还探讨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

 

  关于看病难:建立分级诊疗,今年所有三甲医院都将参与“医联体”改革

 

  11日上午,李斌在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不够适应、不匹配,所以就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要缓解这种矛盾,首要要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将通过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等不同方式,主动调节全国的医疗资源,完善医疗体系。李斌介绍,今年所有三甲医院都要带头参与医联体的建设,通过建设,使大的医院能够舍得放,基层机构能够接得住,老百姓能够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福建也有自己的医联体。2016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与我省18家县(市)级医疗机构签约,成立我省首个省级医联体。

 

成立省级医联体最关键的作用,是利用省级医疗水平帮助基本医疗机构建立“造血”功能,当全省所有的基层医院医技水平都杠杠滴,医生都非常厉害时,我们在哪里看病就都放心安心啦!

 

  关于看病贵:2017年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表示,2017年将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改革以后,医院收入将变成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建立起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今年预计为百姓节省药品费用600-700亿元。去年国家谈判的降价药品,今年已经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群众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报销了。

 

  关于大病医保:今年将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

 

  今年要在全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对农村持卡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险工作力度,凡是患大病的,都可以享受大病保险的报销。随着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在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这样使得大病保险的受益人数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

 

  具体来看,一是降低起付线。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的起付线,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的时候,只要交自己应该负担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二是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应急救助“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三是提高精准性。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工作。

 

  关于异地就医:已立军令状,现有八个省开展试点

 

  李斌表示,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的问题,是本届政府的一个承诺,相关部门、各地也是立了军令状的。

 

  去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进行结算,今年还要加大力度,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的工作,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现在有八个省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试点。我国人口众多,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全国统筹,目前各地目录、报销的政策有的是不一样的。要完成这个任务,今年还要细化工作落实,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关于家庭医生:今年家庭医生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2020年覆盖全人群

 

  王贺胜表示,目前已经有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22.2%,重点人群覆盖率38,8%,完成了2016年预订目标。

  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插播:福建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覆盖

 

  2016年12月,省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为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我省将加快推进城市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2017年各设区市选择1个市辖区开展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省覆盖。

  2016年9月,作为全国首批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城市之一,厦门重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厦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坚持“三师共管”,实行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专科医生为技术支撑、健康管理师为辅助的团队模式,为居民提供签约品牌服务。

  与原有慢病病人每周到大医院开药相比,签约慢病病人每人每年可节省挂号诊疗费828元。按目前签约的慢病病人50%人员享受长处方测算,仅挂号诊察费就可节约6228万元,一年可为签约居民减免1.55亿元费用支出

(来源:中金在线(cnfol-com)福建日报微信 综合福建日报、中国网、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中国证券网、北京晚报、界面新闻)

最新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免责声明1111

本站所收录作品、热点评论等信息部分来源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免责申明: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Copyright 2017-2018 怀孕期 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128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