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前知识大全_分娩高清图片_分娩视频过程高清
时间:7年前 (2018-02-22)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217
二胎时代,拒绝“痛并快乐着”
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告别了独生子女时代,迎来了全面二孩时代,越来越多的经产妇逐渐加入到了怀孕的大军。这些女性由于前次生育的原因,多数患有痔疮。在怀孕期间,由于盆腔压力增加,直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出现痔疮水肿、脱出、血栓、疼痛等症状。加之孕期营养丰富,同时运动不便,容易伴随便秘,加重痔疮,苦不堪言。尽管怀中有喜,然而顾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很多药物都不能使用,病人往往非常痛苦,而且只能“痛并快乐着”。
一周前,门诊时,一位年轻女子被推车推了进来。开始还以为骨科病人进错诊室,询问病情才得知这是一个痔疮患者。35岁女性,二胎刚分娩3天,痔疮发作,脱出肛门,不能还纳,分娩时阴道侧切的伤口也被撑开了线。痛、痛、痛,难以行走。3年前,怀孕第一胎期间也有痔疮出现,但当时没有这次严重,还可以忍受。随着分娩后,痔疮症状减轻,加上带娃辛苦,就忘了痔疮这回事了。谁知道这次二胎来得这么突然,痔疮也来得这么猛烈。考虑哺乳因素,产妇痔疮手术治疗或保守用药治疗同样受限。和病人充分沟通,药物缓解疼痛只需要两三天,手术用药恢复至少两三周时间。伟大的母亲为了尽早哺乳,选择了先药物保守治疗,等哺乳结束后再择期手术。
话说回来,在孕产期痔疮发作了该怎么办?对于病人、对于医生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在临床工作中,一般来讲,医生可以选择的药物很少,我们只能推荐:温盐水坐浴、硫酸镁湿敷,这种治疗没什么副作用,对胎儿没有影响,但是疗效也比较差。目前在临床常用的痔疮药物,多数含中药成分。目前的伦理、医患、商业大环境下,药物生产商家很少主动承担孕产妇用药风险,几乎所有痔疮药物说明书里,都写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或禁用,或遵医嘱。
常用口服痔疮药物:
1、迈之灵:含有欧洲马栗树籽提取物,没有提是否可以被孕妇使用,但是没有提孕妇忌用;
2、消脱止:为草木犀流浸液片,其说明书中说“没有实验证据表明该药可能会引起胚胎致病或胎儿畸形以及影响新生儿形态学改变和发育,但是正如所有药物一样,妊娠初期应谨慎使用”,没有提是否可以被孕妇使用,但是没有提孕妇忌用;
3、地奥司明:“妊娠期妇女用药:动物实验并未显示有任何致畸作用;进一步而言,到目前为止,对人类尚无有害作用的报告;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尚无有关药物随母乳分泌的资料,但治疗期间不推荐母乳喂养。”没有提是否可以被孕妇使用,但是没有提孕妇忌用。
常用洗液:
1、聚维酮碘溶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常用栓剂:
1、九华痔疮栓:“孕妇禁用。”
2、马应龙痔疮栓:“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禁用。”
3、太宁栓:“妊娠及哺乳期间的用药应先告知您的医生。”没有提是否可以被孕妇使用,但是没有提孕妇忌用。
常用膏剂:
1、太宁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没有说能用还是不能用。
2、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孕妇慎用或遵医嘱”。
3、壳聚糖痔疮凝胶敷料:“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总之,目前没有一个药物明确在孕妇是可以使用的。
有趣的是遵医嘱,目前多数医生会告知患者用药风险,患者请自己选择,自己承担用药风险。其实医患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患应该是一家人。
所以,如何在二胎时代拒绝“痛并快乐着”?老祖宗说过“大医治未病”。未雨绸缪,备孕的准妈妈们,提前3个月,肛肠专科检查治疗。谭嗣伟医生提醒准妈妈们,以上建议,同样适合首胎计划者。
谭嗣伟 40岁,副主任医师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毕业,在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工作至今。
擅长肛肠疾病(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根治治疗、便秘、肛周湿疹等)、疝(腹股沟疝、股疝、复发疝等)、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微创和腔镜治疗。
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肛肠医院,东直门医院,广安门医院进修学习肛肠专业。师从李东冰教授、李国栋教授及赵宝明教授等肛肠病名医。
现任北京肛肠学会常务理事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委员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出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3点-5点
预约电话:400-185-3366
网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