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中期注意事项大全
时间:7年前 (2018-02-28)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616
小编在10月份郑立峰老师的《家排基础班》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案主是一个40多岁的事业有成的男性,他的个案议题是与爸爸修复关系。郑老师让案主先选出他自己的代表,和爸爸、妈妈的代表,排列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他跟父母都无法建立连接。
案主描述他的的童年经历,是从小到大在爷爷奶奶家长大,7岁之前没有见过父母,7岁之后见到父母感觉很陌生,虽然父母跟爷爷奶奶家住的很近,父母也多次提出把案主接到身边住,但是案主不愿意,他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于是案主每个月就只有一次见父母的机会。
接着郑老师让案主把爷爷、奶奶的代表排上去,案主代表跟爷爷、奶奶代表站在一起,爸爸、妈妈代表站在另一边,妈妈代表极力想把案主代表拉到他们那边,案主代表强烈抗拒。双方僵持不下。
郑老师解读说,从这样的排列来看,案主的爸爸妈妈是很爱孩子的,很希望把孩子接回家。但案主却感觉不到父母的爱,甚至有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案主的恐惧感因何而来?父母那么爱孩子却不去见孩子又是为何?
经过一轮探索之后,郑老师选了一个因素的代表,这个因素代表“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代表一上场,便有一股杀气笼罩着现场,“计划生育”代表想要去追逐案主代表,妈妈代表很恐惧,躲到了爸爸代表后面,爷爷、奶奶代表也护在了案主代表面前。这时全明白了。
郑老师:从这个排列来看,案主父母当时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而把案主寄养到了爷爷奶奶家。
妈妈代表哭了,对案主代表说:如果不是这样做,你没有办法活下来。
案主看到了真相,原谅了父母,并能与母亲建立连接。
在家排的课堂中,像这样的案例多不胜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很多妇女被迫人工流产,或者超生之后把孩子藏起来……可以说,计划生育是违法人类本能发展的,也带来了中国的一种集体创伤。至于最近
盼了半个世纪,国家终于开放了“二胎政策”,很多夫妻都热血沸腾,然而,这个政策能修复困扰了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创伤——人工流产造成的心理创伤吗。
原文作者: Gabriele Hoppe
原文标题: Abtreibung und Trauma
翻译: 褚晓兵编辑:德德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怀孕是意外怀孕,四分之一的怀孕被人为终止,也就是说每年全世界有4600万次人工流产。根据2006年的一份心理调查显示(Fergusson,HorwoodundRidder),有二分之一的女性在人工流产之后会发展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恐惧,抑郁,自杀倾向。
人工流产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会对人的一生带来重大的改变,在人的心理、生理和人际关系层面留下印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凸显出来,造成所谓“根源不名”的身心症状。
美国的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工流产后女性的心理症状与战争之后归来的士兵十分相似:抑郁,愧疚,悲伤,羞耻,愤怒。同时会出现回闪,否认现实。即使是没有成功的人工流产尝试也会对孕妇、胎儿、父亲以及以后出生的孩子带来创伤。全世界成百上千万的家庭每年被卷入到因人工流产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当中。
人工流产在许多地区是禁忌的话题。许多有此经历的妇女长时间无法谈论这段经历。也许会因此造成对自己本身的情感麻木,情感缺失。也许还会否认此事的发生,或者自责。人工流产的经历如果被在心理层面处于分裂、分离中,那么这也就表明这段经历没有经过处理,被隐藏起来,或者在身体层面被以症状的形式被表达(比如经期间症状、头痛、心率紊乱、性功能障碍、自我暴力、不同形式的上瘾症状)。
许多人工流产的妇女会在流产的周年,或者孩子预产期的周年这一天无意识的情绪不稳,尤其当女性在人工流产之后无法再次生育。人工流产之后,许多女性无法再次怀孕,或者自然流产和难产的比例会大幅度上升。怀孕,杀死一个孩子,会在潜意识连接到被隐藏起的愧疚、羞耻和恐惧,而再次怀孕会引发所有这些流产带来的创伤性体验。
流产以后出生的孩子,会直觉地感受到母亲内心对丧失的孩子的痛苦,会感受到母亲的内心没有在自己这里,而自己无法和母亲建立安全的连接。
真实案例:
路易丝是一个8岁的男孩子。他的母亲在他之前有过人工流产的经历。路易斯经常尿床,也会在睡眠当中将粪便拉到床上。他因此在学校里受到同学嘲笑,异常羞愧。许多医学和心理治疗的尝试都无济于事。直到在一次心理治疗当中,她的母亲对自己的人工流产承担起了责任。之后,路易斯的尿床,拉床症状就突然消失了。
有过曾被母亲流产经历的孩子,其生命初始的感受是不被欢迎、不被保护、不被认可的。出生之前孩子的经历是生死的威胁、危险。同样如果母亲在孕期有过自杀的尝试,对于胎儿来说同样是创伤性的濒临死亡的体验。
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孕期中的创伤经历会在胎儿的心理层面留下长久的印记。胎儿在生命一开始的基础感受就是被出卖,而这会影响到他以后的成长,他日后在生命中是否可以发展出安全感,他的亲密关系能力和他对自己的尊重。他的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危险的母亲的形象。母亲得知自己怀孕之后的震惊,以及胎儿自己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对于死亡的恐惧深深的储存在他的意识里。而母亲和自己又是一体的,他不得不和母亲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因为只有母亲可以保证他存活下来。
人工流产存活下来的孩子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这些孩子,在生命一开始顽强的求生,活了下来,这些人的生命带有深刻的“受害者”的印记。这样的孩子来到世界上,内心充满对安全的连接的渴望,但是在接受别人的连接时又困难重重。
人工流产没有成功的母亲,在婴儿出生后,反应会有所不同。
也许这样的母亲,由于自己早年的心理创伤被流产尝试所激发,无法建立和孩子的连接,甚至想将孩子抛弃。这样的母亲,没有办法获得孩子的信任。
也许母亲在婴儿出生之后,对婴儿保护过度,成为对流产尝试的补偿,也许这样的母亲在物质上很好的照顾孩子,但是无法在情感上陪伴孩子。这样的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是双重矛盾的信息:母亲虽然在自己身边,但是她却没有真正的察觉和看到自己。这样的情景之下,孩子渴望连接和渴望逃离的内心动力同时被激发。
这样的孩子的内心是困惑的。
他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里发展出这样的信念:母亲没有察觉我,是因为我的过错,而我永远是有过错的。孩子无法理解母亲内心的拒绝和愤怒,而认为自己必须为母亲的这些情绪去道歉,因为一定是自己犯了错。而内心去发现母亲的阴影一面的部分,始终被无意识的压制。
这样的孩子很早就学会为了去适应,去属于这个家庭,甚至可以让自己完全消失。
这样的孩子也很早就学会了忍让,甚至在孕期营养不充分的时期,他们可以将身体所需的营养能量降低到最节省的程度,以至于出生时体重不足。他们也会很早的承担起成年人的任务,去做更多的工作,做家务,去负担更大的责任。他们学会去安抚母亲父亲的争吵,平稳他们的情绪,因为这是他们早期得以幸存下来的行为方式。
anus(德国著名孕期中心理学专家-译者注)表明:产前的创伤性体验也许会带来一生当中,不断对此的无意识的重复。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以后很有可能也会拒绝自己,拒绝周围的人。他们无法在生命当中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或者拥有长久的归属感。他们在生命当中也许会无意识的寻找,创造这样的环境,使得自己受到欺凌,受到敌意的对待。他们的一次次看似直线上升的事业,会嘎然而止;近在咫尺的成功会突然消失——他们在生命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流产”!
-所有的事情必须自己来做
-需要异常长久的时间才何以信任一个人
-在和别人的交往中稍有怀疑时,就会回缩,想要消失,感到不安
-害怕被看到,却又同时害怕不被尊重
-害怕失败,咬紧牙关,苦苦坚持
-时时刻刻惶恐不安,感觉会大祸临头
-绝望感,感受会时刻被淹没,渴望在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去抓牢
-渴望安全感
-不断纠结在力图求生的争斗当中
-被母亲的"阴影"部分所覆盖,渴望自己在这样的淹没中可以挣脱出来
-莫名的感到死亡的恐惧,颤抖,想要嘶喊,却又发不出声音
从以上种种表现看来,忘记隐藏这一段经历,或者只是在症状的层面来进行干预,并不会有所收效。在心理治疗当中,应该接触到创伤性体验的核心。当案主在心理治疗当中开始可以谈论这一段经历,就可以带来释放的感觉。
此类的治疗需要分成不同的阶段,在“凶手”和“受害者”的工作进行之后,需要对流产妇女在流产中的困境进行认可和尊重。如果当时案主受到的压力越大,境况觉窘迫,案主内心的无助和无力感就会越强烈。面对人工流产的经历,需要勇气和安全感,一步步地去接触这次不可挽回的丧失中被遮盖的内疚、罪恶感、痛苦、害怕社会指责、愤怒、悲伤、后悔的情感,并对此承担起责任。
如此,这样一些问题才将不再是禁忌话题:“即便我是被拒绝的,我仍然可以存在吗?我真的可以接受自己吗?”只有自爱,我们才可以感觉到被爱!只有认识看到自己,才可以真正的去认识和看到别人!
专业交流,专家解惑
请加入“系统排列交流群”
进群方法:添加群管理员微信:Raphael131415,并注明“进家排群”,稍后管理员把您加入群聊!
长按二维码关注此公众号
网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