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不是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有一段时间,纪录片导演们,都倾向于隐藏镜头下被切割掉的部分,剩下血淋淋的镜头让人相信眼见为实的就是真相。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1922),开创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而这部片子也被成为史上最成功的骗子。爱斯基摩人用梭镖猎杀北极熊、生吃海报的原始,刻进了一代人的心里,而拉哈迪却在纽约客的一次采访中这样回忆:其实,爱斯基摩人晚上,也会去北冰洋猎杀动物,不过,因为夜晚太黑,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足以记录下清晰的画面,所以就切掉了这个部分,让观众以为,他们去睡觉了。Nanook of the North 对于这样的做法,David Attenborough并不十分认同。1961年,在纪录片界初出茅庐的Attenborough发表了文章“纪录片制作的诚实与不诚实”,表示“虽然所有的镜头都必然有着说谎的成分,但有些虚构,是因为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的无奈,有的,则是导演深思熟路的骗局。”比如在拍摄群居的“一家”时,常常会把并不相关的动物剪在一起,营造成家族的氛围,一群动物和一个动物相比,总能带出更多的故事,也让习惯了“关系社会”的人类产生更多的共鸣,忽略了自然生活的本意,也在所不惜。 正如Attenborough自己所说,他也在片中用过“骗术”,比如,在拍摄细节近景的时候,用动物园的同类代替,防止拍摄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活。也曾在冰冻星球(Frozen Planet)的拍摄中,他用动物园里的北极熊幼崽出生的画面,剪辑链接在了野生北极熊的片段当中。在《猎捕》中,也有一些声效采用后期模拟而非收录的方法,在这些极为细小却对情节放大、推动有直接关系的情节下,麦克风无法近距离地收录,北极熊在雪上的声音,就是由吉士粉模拟来的,断骨的声音其实是掰断芹菜的效果。 不过这些,都不足以撼动《猎捕》的真实性,他花了2年的时间,拍摄蓝鲸捕猎的画面。摄影家甚至豁上性命,一些北极熊的正面镜头,是北极熊对摄影师进行猎捕的画面,作为少数会直接攻击人类的动物,这样的“人为”镜头,倒是体现了另类的真实。金钱堆砌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