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早期注意事项大全
时间:7年前 (2018-02-20)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695
今天,给大家介绍我的合作伙伴——优秀妈妈都喜欢的育儿大号“天才宝宝”【手把手教会你如何培养优秀孩子,用真实案例告诉你别的妈妈为什么可以养出漂亮聪明的孩子,保证你学会】
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我强烈推荐的深度好文(往下看↓↓↓)
前几天,哥哥拿着一个乐高闪电麦昆,跑到弟弟面前:“嘿,多多,你还记得吗?这是你出生时送给我的!”弟弟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一脸茫然:“哦!我怎么不记得?!”我忍住嘴角的笑意,默默走开了。
回想起来,这不过是我一个小小的伎俩。
弟弟两个半月了
四年半前,三岁的哥哥去医院探望我和刚出生的弟弟,我清晰地记得他小小的样子,就那么淡淡地看了弟弟一眼,是一种无关紧要的情绪,很显然,他对这个小家伙还一点感觉都没有,我抱了抱他,拿出装着玩具小车的盒子,告诉他是弟弟送的,他什么也没问,很开心地玩儿起来。
那时候,我只是想为这个开端增加一些友好的气氛,没想到哥哥到了现在还深以为然,呵呵。
都说两个孩子好,可是到底好在哪里?如果大的总是趁人不注意就捏住小的鼻子,如果等他们大到懂得了斗争,为小事或玩具纷争不断,我想,那一刻你肯定觉得要两个孩子是天大的错误。
在我看来,两个孩子能手足相亲,才是真的好。
弟弟6个月哥哥三岁半&弟弟三岁哥哥六岁
无论老大几岁,从你决定要为他生个弟弟或妹妹时,就要开始铺垫,可以从二宝素材的绘本开始入手。绘本的好处是把一些未知的情况故事化,让孩子提前进入场景,这无异于一场预演,会降低突如其来的生活转变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冲击。
帮助孩子做到心里有数,还要保护孩子的安全感,让他觉得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对自己的生活不会产生威胁,比如作息规律,比如妈妈的陪伴,比如心爱的玩具……一切如常!
哥哥,你的脸好嫩!
自从弟弟在我肚子里安营扎寨开始,我就尽可能维持原本的生活节奏,不让生活因一个还没现身的小人儿而变得天翻地覆。
我照常带哥哥去上亲子课,一直坚持到产前一个月;揣着弟弟拉着哥哥出去逛街;哥哥喜欢吃的东西,我还是会亲自下厨给他做;当他提出“妈妈抱抱”时,我依然会像以前一样把他整个抱起来,只是告诉他小心不要踢到弟弟。
很多人看到都觉得危险,我觉得自己比较皮实,而且哥哥的情感需求也是我发自内心地想给予回应,一切都很自然。
你要理解大孩子的不容易。
一起爬爬爬
对于小宝宝而言,他只是来到了一个有哥哥或姐姐的家庭,有哥哥或姐姐就像有爸爸妈妈一样自然,谈不上适应。
但对于大孩子而言,情况就极为不同了。小小的他,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一过好几年,却忽然多了一个要和他分享父母之爱的小儿,这在我看来,是大大的为难,需要我们成人一起帮他跨过去,跨过了,他就会多一份历练成熟,这也是为人父母可以给他的最好的人生经历。
最怕成人逗孩子:“弟弟妹妹出生了,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嘴欠!!!无知当有趣!!!差评!!!你可知这一句在孩子的心里会引发多大的波澜,这是对大孩子安全感极度的破坏,为未来的不睦妥妥地奠定了基础。
“不准吃手!”尽管哥哥霸气十足,弟弟这小眼神儿还是依旧充满依恋。
人生就是一场戏,各种角色,进入的快慢取决于心情,如果孩子觉得哥哥或姐姐这个角色很让人愉快,那么自然会顺利入戏。而此时的父母就是导演,你奠定了这场戏的基调,是和平温馨、悲情催泪还是火药味十足,都取决于你的态度。
我很清楚,这个阶段,我的情感天平是要向哥哥倾斜的。
弟弟出生后,对哥哥是与生俱来的喜欢,看见哥哥就乐,天天上演“我的眼中只有你”,基本可确诊为“脑残粉”。哥哥玩什么,他也要玩什么,不过,哥哥的玩具我也不强迫他一定要给弟弟,只是引导,什么都要循序渐进,物权也是安全感的基础。
“一个出生没多久的小人儿除了缠着妈妈,还要把我的玩具抢走,真是可恶!”这也许就是很多大孩子“欺负”弟弟妹妹的心理原因。
哥哥帮我戴上,我就可以当医生啦!
而且,哥哥那时正好面临上幼儿园,家里家外的同时变化对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而言,的确有些艰难,因此,在弟弟刚出生的前几个月,我除了喂奶,基本都是陪着哥哥,也适当安排我和他单独出去游玩。
除了陪伴,也要多多制造哥俩亲密接触的机会,哥哥友爱弟弟才会恭敬。我会给哥哥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递湿巾、扔尿布、涂pp霜,偶尔也让哥哥暂代看管之责,虽然只有一两分钟,可是这种委任所带来的信任大大激发了他,只要看到弟弟的不恰当,就必然跳出来管一管,使命感十足,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哈!
“多多你看有个小虫在爬!”;弟弟bia一脚踩去,哥哥连忙阻止却为时已晚;哥哥很恼怒地训斥了弟弟:“你要是小虫子,你愿意被踩死吗!!!”
我发现,如果把大孩子教好了,其实后面再来几个都不担心,因为哥哥其实是在帮我传承一些规则,他的行事对弟弟而言就是身教,他的管理就是言教,这个小帮手让我少操了多少心啊!此处应有掌声……
前三年,就在这种“大的照顾小的,小的服从大的”在我看来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过去了。
总会有路人或者朋友问我:“他俩打架吗?”我也总是一幅理所当然的表情:“当然打!”可是在我们家,不论是吵架还打架都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哥俩的亲密感情。
首先要明确,打架吵架都是正常的,只要你觉得正常,就能保证接下来的冷静处理。
弟弟小时候,他俩也就是吵吵嘴,哥哥一般不动手,所以打不起来。就任他俩吵一吵。其实争端也是一种经历,家长介入的时机很重要,不要还没怎么样就急于打断,大可以以看戏的心态旁观一会儿,其实孩子的小打小闹有时候自己就能解决,根本不劳您操心。
复活节,哥哥画彩蛋,弟弟玩彩笔,哥哥说玩完要插好。
弟弟不出意外地把彩笔洒了一地,哥哥愤怒得想打他,弟弟坏笑着逃离现场,留下哥哥收拾残局;不一会儿又滚到一起。
有时,他们中的一人会来向我求助,比如“哥哥他抢我的玩具!”我呢,先要求他们自己解决,如果是抢东西,我就暂时保管,让他们想好怎么分配再拿出来,这招儿通常都好使,因为孩子们不傻,明白吃不上玩不上损失更大,还不如合理分配,比如“那我们一人玩儿五分钟,妈妈你计时啊!”
当然,有和平解决的,也有不能和平解决的,因为弟弟长大了。四岁半了,体力比同龄孩子略强,手又比较快,所以哥俩矛盾所引发的武装等级有所上升。
哥哥腿摔坏了,征用了弟弟的推车,弟弟想推,哥哥不让,弟弟委屈地哭了,最后的解决方案是为了保证安全,外公帮着弟弟一起推。
我给他们的底线是不能伤害对方,就是不能动手,不过这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因为矛盾发生时,情绪一激动难免动手,所以退而求其次地要求他们不能拿着东西打人,不能踹对方,不能打肚子打头打脸,最多拿后背和屁股出出气就算了。
一旦开始动手,局面就不好控制,根据事态,要及时将他们分开。
不过,上天既然赋予了男孩子肢体碰撞的需求,那自然会让他们从中有所收获:在身体冲撞和扭打摔跤中,孩子们体验着自己的力量,发现着自身的强度和限度,增强着自信心,确认着彼此的疆界,这种体验反而让孩子“有准儿”,不会没轻没重。所以,适度打闹很重要。
打打闹闹是常事儿
我曾经分别问过他俩同一个问题:“你觉得妈妈对你们俩谁更好一点!”他们俩都说是自己,当时觉得我把妈做到这份儿上,也可以打个高分了吧!哈哈!
我也经常被问到“你更喜欢谁???”,我的体会是,两个孩子孕育生产的过程都一样,又都是在自己身边长大,从小到大,每日哺育照料,从情感上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依着不同秉性不同年龄,因材施教罢了。
我极不赞同“大娃让小娃”的理论,遇到矛盾,对事不对人,是基本原则。我的要求是,错的一方必须道歉,即使不服气也要道歉,这是对另一方基本的尊重,也是可以客观解读自己的前提。
当然,在我们家,经常是互相道歉,比如在对打过后……不过,他们明白,道歉后,这件事就结束了,过不了几分钟,又滚到一起去了。
五岁的哥哥带着两岁的弟弟钻过重重障碍去挑战大滑梯,哥哥坐定后没有急于滑下来,而是等着弟弟,还指导他赶紧坐下,确保安全,再一同滑下。
两个孩子的生活,必定是细碎繁复的,尤其是在前两年,大的还没能脱开怀抱,而小的又嗷嗷待哺。但是,一旦你掌握了二宝和谐的法则,熬过这前两年,就可以华丽丽地转身啦!
“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能互相照应,彼此陪伴,是多么让人省心的局面!
哥哥给我来一张!
目前,我家弟弟四岁半、哥哥七岁半,如果周末不出门,在不看电视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他俩能就伴儿玩上一整天,叽叽咕咕,边玩边聊,我只是在饭点儿给他们提供些吃食,偶尔调解一下小小争端,敦促他们午睡,一天妥妥的。
上周末的晚上,哥哥吃饭时弟弟还在睡觉,哥哥拿起一块pizza,愣了几秒后说:“弟弟不在,还真~有点儿不习惯!”我转头一看,哥哥对面的位子空着,也是,这会儿没有弟弟在他面前嬉皮笑脸地跟他抢,吃饭也索然无味。正说着,弟弟在床上一声嚎叫发出醒来的信号,一听有pizza,立刻穿戴整齐冲到餐桌前,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俩人有说有笑地吃起来。嗯,我也觉得这个场景比较和谐……
两年半前,一起逛庙会
《颜氏家训》有言:“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一句话就说到了手足相亲的前提,这种情感与生俱来。
“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
各位体会一下: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左手拉一个,右手牵一个;这个扯着父母衣服的前襟,另一个抓着后摆;吃饭用个一个餐盘;哥哥穿过的衣服传给弟弟;哥哥弟弟相继学习一样的知识;在同一个地方相伴玩耍。即使有悖理胡来的人,兄弟之间也不会不友爱。(粗拙翻译,大家不要见怪。)
一起吃才开心
世界上最亲的人,除了父母,不过手足!即使是友好的开场,手足之情也需要时间的催化,需要在细碎的日常中活得难分此彼,最需要的是父母见仁见智的引领。
引领得当,手足之情就是一份难得的人生体验,生活多了一重维度,人生多了一个角色,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学会进退,学会宽容,学会什么是最亲的同伴。
睡觉都要挤在一起
据我观察,弟弟因为哥哥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学习的机会:看着哥哥用筷子他要试一试;看着哥哥学画画,他要画一画;哥哥进入小学后,天天关上房门学习,弟弟经常以各种理由前去骚扰,就只为围着哥哥看他写作业,某天悠悠地跟我说了一句:“妈妈,你能给我买一个哥哥那样的桌子吗?我也想写作业!”
小孩子总是仰望着大孩子的世界,大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为他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做好了最自然的铺垫。
这么看起来,小孩子还真是占了便宜呢,所以不要总夸老二聪明,有这么一个大榜样天天教他,能傻得了才怪……
作者:ivy妈妈 2个孩子的妈妈,资深育儿媒体人,擅长家庭教育与亲子生活
我的更多好文,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即可全部看到
无法识别的,添加微信号:aplusbaby(长按复制)
网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