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生育,产假,一胎二孩全面放开的相关最新政策
时间:7年前 (2018-03-15)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728
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 作者:张德笔
父母生二胎,当然不需要征得头胎同意
44岁的肖女士经过不懈努力,如愿怀上二胎,但13岁的女儿却一百个不愿意,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相威胁。在女儿尝试割腕后,怀孕13周的肖女士只能打掉孩子;为生二胎,一对安徽的父母被迫在保证书上签字,给大女儿承诺“我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某某(头胎)”;沈阳的一对夫妻自从有了二胎,大女儿便赖在奶奶家半年不肯回家,改口管奶奶叫妈妈……
最近,类似的新闻确实有点多。很多网友强烈地表达不理解,认为这样的孩子,实在是白养了。但也有人对这类行为报以理解,比如资深网友和菜头就认为:如果有人拿走你一半存款,要不要和你商量一下,征得你同意?你爸妈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出来,是不是立即分掉了未来你继承家业的一半?分掉父母关爱的一半?那为什么不需要商量?口口声声说和孩子平等相处的“土锤们”在这个问题上顿时原形毕露。
但网友的回击似乎更有力:父母炒股、辞职,也可能影响家庭收入,影响财富继承,是不是炒股、辞职也要征得头胎的同意?
这个道理,根本不用争吵,父母生二胎,当然不需要征得头胎同意,也不需要任何人同意,即使在计生国策继续推行的情况下,只要符合规定,想生就生。
无需同意,不代表不用商量,“孩子有权不满”
头胎和二胎之间的长幼矛盾,普遍存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头胎、二胎之间的利益争夺关系。对于先出生的孩子来说,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种压力,是儿童期一种重大的创伤经历,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嫉妒。关于这一主题的书籍,如《和平相处的兄弟姐妹》(Siblings without Rivalry)在1998年就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第一名。这表明,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手足之争”。
著名心理学学术期刊《心理学公报》,曾开展过一项对440名头胎儿童长达6年的追踪调研,数据显示,生二胎会导致母亲工作时间变短,照料新生儿时间增加。这种变化对头胎儿童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家庭的经济收入减少、得到父母的关爱减少。对头胎儿童而言,这种变化是很轻易就可以察觉的。在上文提到的中国案例中,这些极力反对父母生二胎的孩子,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担心“二胎会分割父母对自己的爱”。
还有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对二胎降生导致的变化更敏感。最近发生的三起事例,头胎全是女孩。比如在上文那起用割腕阻止父母生二胎的案例中,我们没法知道这场家庭纠纷的全貌,但如果这个家族历来重男轻女,“平素随便来个堂弟表弟都得让着他,爷爷奶奶早就兴高采烈地盼着生孙子”,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对于二胎的来临一定更为恐惧。
化解这种矛盾,责任全在父母
既然矛盾存在,就需要有人去化解,这个责任一定要落在父母的肩上。2012年《心理学公报》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头胎儿童在迎接新生命时的表现,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情绪状态。
新生儿降生后,由于照料头胎儿童的精力和时间减少,母亲可能更少对头胎儿童表达温暖和关心,而更倾向于使用限制和惩罚来管教儿童,这也相应增加了头胎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例如,儿童会变得富有攻击性,或者在和他人交往时表现得退缩,出现更多的负面情绪。
同时,父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为在新生儿降生之后,光是哺乳重任这一点,就要消耗母亲很多时间,在这个阶段,父亲则有机会更多地与头胎儿童交流。一个温暖体贴、善解人意的父亲,比一个很少与孩子交流的父亲更能够帮助头胎儿童应对生活变化导致的压力。
消解这种压力,心理学博士“杏仁左”介绍了两种父亲应该采取的做法:1,父亲抽出更多时间与头胎儿童交流,母亲更专注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2,父亲负责所有的家务活动,母亲可以有更多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
计划生育带来的大环境,让“伪独”更易感受到家庭“宠变”
当独生子女成为孩子意识里的常态,父母生二胎会让他们产生异类感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3年公布的数据,有79%的美国儿童至少有一个兄弟姐妹;再看中国的数据,以1990年到2012年间出生的人口为例(现在的年龄为3岁至25岁),1990年的出生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只有24.8%,从1991年到 2012年,这个比例一直在提高,等到2012年,出生人口中的独生子女占到64%。
也就是说,90后,00后的孩子,周围的成长环境让他们逐渐意识到,“独生”才是常态,而有个弟弟和妹妹,反而成了另类。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不仅仅是生育率,更影响人的思维。以至于有网友提出“独生子女在非独生子女面前是不是都有一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这种疑问。
虽然,不管在什么环境中,头胎对二胎的到来,都会产生焦虑,但如果这种焦虑,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则更容易被接受;而如果非独生是“异类”、少数,则这种焦虑只会被扩张。
以独生子女的方式被养大的“伪独”,对家庭宠爱的突变更加敏感
什么叫“伪独”?就是从小被父母以独生子女的方式养大,不知分享,不懂独立,从没想到自己会有个弟弟或妹妹,但因为政策开放,突然变成了事实上的非独生子女。这部分人群,思维上还是把自己当成独生子女,以这种心态去迎接二胎的到来,出现各种问题就不奇怪了。
“她是我们家的小公主,被宠坏了,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我怀孕,如果说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楼。”这就是“伪独”们的典型。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对待父母继续生育的问题,独立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则很难接受。以独生子女的方式被养大的孩子,欠缺最多的,恰恰就是独立。
而这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还会更加强化。具体到情感的分享上,不仅对于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及其他亲戚的爱,也不容他人染指。说得难听一点,真到最后分家产那一步,说不定会闹出血雨腥风。
结语
或许,这些父母最大的悲哀不是孩子不允许自己生二胎,而是养育出一个以死相逼来达到目的的孩子。
网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