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生育,产假,一胎二孩全面放开的相关最新政策
时间:7年前 (2018-02-06)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900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皇家秘闻”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精彩内容了。
咸丰十一年,即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还是皇后的慈禧与恭亲王奕联手,发动“辛酉政变”。于是,一生以“凤在上、龙在下”为追求目标的昔日兰贵人果然摇身一变成了垂帘听政的“圣母皇太后”,再一次挑战和颠覆男权社会,开始了一个女人对大清王朝长达47年的统治。
咸丰皇帝驾崩后,正值青春岁月的慈禧虽然是寂莫难耐,偶尔暗渡陈仓,弄出一些风流韵事却因为宫中有御医仔细照料,倒也一直没有闹出什么笑话来。直到光绪即位,已到虎狼之年的慈禧大权在握,更加为所欲为,便隔三岔五做些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事。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想有一次终于闹出了动静。
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不仅浑身不适,懒散犯困;而且茶饭不思,恶心呕吐,尽管御膳房的御厨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变着花样为太后备膳,却总也吊不起这位老佛爷的食欲,好几位御厨为此挨了板子,急的都快要上吊自杀了。慈禧毕竟是过来人,自己身体向来都很好,而且一直保养的很好,这一次突然出现这种情形,心中暗想,莫非是自己不慎怀孕了?
光绪虽然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对慈禧太后却颇为孝顺。听说皇额娘凤体欠安,多日不见好转,急命御医前去为慈禧太后诊治。御医们对太后的风流韵事多少有些耳闻,虽然是隔着好几层纱帘,但为太后把过脉之后,心里个个都跟明镜似的,对太后的“病情”也就有了八九成的把握。可轮到报告老佛爷的“病情”时,都不敢明言。只好开些滋补养颜之类的方子以求自保,这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看到皇额娘久治不愈,光绪就颁下密诏,暗令各省举荐名医进宫为皇太后诊治。虽然前来的名医不在少数,但都不能诊出慈禧太后的“病情”。正在光绪一愁莫的时候,直隶总督李鸿章举荐无锡名医薛福辰前来为慈禧太后诊治。光绪立即下了一道圣旨,派钦差八百里加急送到无锡西漳寺头,召薛福辰火速进京为皇太后诊治。
薛福辰见到圣旨,不敢抗旨不尊,便把家中大小事仔细安排了一番,即随钦差日夜兼程地来到了京城。见薛福辰进了紫禁城,光绪十分重视,亲自陪同薛福辰来到了长春宫,觐见慈禧太后,并隔着纱帘为她悬丝诊脉。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薛福辰为慈禧搭过脉,心中明白了八九分:“果然不错,太后真是有喜了!”
说起来,这薛福辰不仅医术高明,为人更是精明过人。此时,薛福辰心想,慈禧的丈夫咸丰皇帝早已死了,怎能说她有喜呢?于是,他斟酌再三,编了一套说辞:“太后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治宜行气通络,清瘀活血。气血一旦通顺,凤体自然会康健无恙。”
听了薛福辰这么一说,慈禧多日来的满脸愁云马上散去了一半,双眉也渐渐舒展开来。心中暗道:“这奴才不但有双回春妙手,还有一条如簧巧舌,不仅把病情讲的一清二楚,而且不显露丝毫山水。”此时,光绪自然不明就里,只见太后满脸喜色,便催薛福辰快快开方下药。
薛福辰一听,立马双膝跪地:“启禀皇上、太后,臣有个不情之请。薛家祖上曾传下规矩,凡为王公大臣诊病,一律只配药不留方。太后老佛爷当然例外,但药方也只能太后亲览。太后此病当用臣祖传秘方,待臣回去亲自配药煎熬,六六三十六个时辰之后再亲自奉上。”接着写了一张纸条亲自上前呈给慈禧太后。
薛福辰一席话正好说到了慈禧的心坎上,再看所开“药方”,更不由得暗自夸奖薛福辰的良苦用心,觉得他很会办事。不等光绪皇帝开口,慈禧就发了话:“准奏!跪安吧!”薛福辰随光绪退了出来,独自回馆驿为慈禧太后准备治病汤药。慈禧太后立即吩咐心腹太监,按着纸条所述,如此这般好好准备。
第三天上午,辰时刚过,巳时尚早,薛福辰就捧着一个玲珑小瓷罐,装着煎熬好的汤药到了长春宫。慈禧太后早已梳洗完毕,坐在龙床上等了一小会儿了。薛福辰双膝跪在龙床前,从瓷罐中倒出一碗汤药,为证明汤药中无毒,又先捧在手中尝了一口,然后才双手高高举起药碗奉上。看着慈禧太后接过宫女呈上的药碗,把汤药全部服下。
经过一番“泻淤”折腾之后,慈禧浑身上下虽是香汗淋淋,心里却仿佛是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于是,懿旨传下:“太后瘀血已下,薛爱卿可以出宫了。”薛福辰这才松了一口气。出了宫门,他也不敢再回寓所,就到驿站借了一匹快马,一路飞驰,星夜赶回无锡老家。
慈禧本来生性多疑,过了几日,缓过神来,才开始担心薛福辰会把自己的丑事给传出去,让天下人耻笑。薛福辰只要还活在民间一天,就是一块心病。为了彻底封住薛福辰的嘴,慈禧太后一咬牙,狠下心来,欲杀之以永绝后患。事不宜迟,慈禧太后立刻下密诏,派大内侍卫到无锡追杀薛福辰。
其实,薛福辰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因此,他一回到无锡老家,就假装死亡,并叫家里大办丧事。那几个大内高手赶到无锡,看见一支出殡队伍,队伍中披麻带孝,举幡扬幢,浩浩荡荡。他们一打听,才知道薛福辰从京城回来后就暴病而死。他们又寻到无锡城外,在路人指点下,果然找到一处立有“薛公福辰之墓”碑的新坟。他们只好回京交旨,慈禧太后听后,也就不再追究了。由于薛福辰的老谋深算,棋高一着,总算逃过一劫。
然而,江南名医薛福辰为慈禧打胎的故事,只不过是来自野史的民间传说,实际上薛福辰从未为慈禧打过胎。既然如此,那么,民间怎么会有江南名医薛福辰为慈禧打胎的传说呢?其实,这不过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薛福辰,字振美,号抚屏,祖居无锡县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薛福辰幼年聪慧过人,7岁能试作文章。年稍长,博览经史。道光三十年考取秀才,咸丰五年,即公元1855年参加顺天乡试,中第二名举人。后在北京任工部员外郎。咸丰八年,因父病故,扶枢归里。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无锡,他与母、弟避居苏北宝应县,又去李鸿章幕府供职。后提任为候补知府,到山东补用。时黄河缺口,泛滥成灾,山东巡抚丁宝帧知其对水利索有研究,请他去助治。他亲驻侯家林,综理全局,组织民工,经过45天的日夜抢险,堵塞各处缺口,节省币银一百数十万两。因治河有功,调任候补道员,补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在任4年,海岱之间,民无饥馑。公余自习医书,历时五六载,竞精通诸家医书。
光绪六年,即公元1880年,慈禧太后身患重病,朝廷发布一条上谕:“皇太后圣躬欠安,已逾数月,叠经太医院进方调理,尚未大安。外省讲求岐黄脉理精细者,谅不乏人,着详细延访……派员伴送来京。”这说明慈禧的病情的确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朝廷一声令下,各地自然纷纷响应。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湖广总督李翰章、湖北巡抚彭祖贤共同保荐了薛福辰,与薛福辰同时受保荐的还有山西阳曲县知县汪守正、常州孟和名医马培之。于是,当年6月23日,薛福辰应召入宫为慈禧治病。当时他任广东雷琼道,调授督粮道,但因奉旨诊病而未能赴任。此时,宫廷内外皆知慈禧所患为“血蛊”症,医者仅以治血蛊剂进,久不得愈。薛福辰所诊脉象,虽亦以“血蛊”论之,而用药却皆疏通补养之品,故能奏效,大为前去会诊的曲阳知县汪守正及常州孟河马培之等名医惊服。
血蛊,也称血鼓,因跌仆坠堕后误用补涩所致腹胀膨满之证。《证治汇补》中说:“坠堕闭锉、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石室秘录·内伤门》中也说:“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因血蛊病症引起腹胀,形似怀孕,民间联想丰富,于是,以讹传讹,薛福辰为慈禧打胎的传说不胫而走,以致成为流传至今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时,薛福辰在宫廷滞留两年多,名公巨卿求治者应接不暇。光绪八年,时慈禧病体痊愈,薛福辰因治病有功,加赏头品顶带,调补直隶通永道。是年除夕,慈禧亲书“福”宇和“职业修明”匾额以赐。同时赐紫蟒袍、玉钩带一副,又赐宴体元殿、长春宫听戏。在直隶任内,严缉捕,重海防,济民困,政绩卓著。其时法越交战,军队调南布防,他特设官车局便利运输,避免征用民夫、骚扰地方,深受民众称颂。
光绪十年,即公元1884年,薛福辰到通永道履职。一次薛福辰因一件小事被监察御史魏乃劾参劾,要求将薛福辰调至太医院,这个奏议其实隐含着对薛福辰“因医受宠”的歧视。慈禧很了解薛福辰为官时同样政绩卓著,看到魏乃劾的奏章,斥为“大胆妄言”,将魏乃劾连降三级,反将薛福辰升为宗人府府丞。光绪十二年,薛福辰升顺天府尹。三年后,又迁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但是,此时的薛福辰已患了中风,多次上疏申请,最终才允许他开缺回乡调理。薛福辰于光绪十五年夏疏请退职,同年7月病逝,终年57岁,葬于漆塘大浮山。当时,御赐白银500两治丧。其所著《青萍图文集》、《医学发微》、《临症一得》等遗稿,均未写定,仅存《素问运气图说》一文。近代掌故大家徐一士在《一士类稿》中认为,薛福辰的病逝是长期心情抑郁所致。
史上唯一为国慷慨捐躯的妓女是谁?
网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