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中期注意事项大全
时间:7年前 (2018-02-07)来源:怀孕期阅读量: 226
在我撰写本书期间,我与很多正在怀孕或者已经生过宝宝的女性有过交谈,包括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经纪人和我的同事。无一例外,她们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我写的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孕妇体重增加的问题。每个人跟她们的医生都有一个纠结于体重的故事,而且大部分都是医生嫌她们增重太多了。一位女士居然告诉我,在她的医生多次对她的体重进行警告后,她把妇产科医生换成了一位助产士。
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是孕妇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量(几乎所有我认识的男性,包括一些还未怀孕的女性都对此深信不疑)。一些一直在节食减肥控制摄入卡路里的女性认为怀孕是她们唯一可以毫无节制大吃特吃的好时机,但事实是:孕期妇女能增加的体重是受限的,而且每隔几周就会有人来监督和考核你的体重。
在妊娠早期我并不觉得体重是什么大问题,就像很多孕妇一样,孕吐让我难以进食,但是大约在怀孕12~14周的时候我注意到自己有点长胖了:我必须穿一些肥大的裤子,而且很快连肥大的裤子也穿不上了。
孕期增重建议——你的医生和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的标准——因每个人的初始体重而异。下表是一个快速参考指南。
为什么你的初始体重很重要呢?我们这样来想:如果你现在是正常体重并且没有怀孕,那么医生会建议你维持现有的食物摄入量;但如果你现在怀孕了,你就需要多吃一点(不用吃两倍那么多,但每天差不多要增加300卡路里的食物摄入量),在整个怀孕过程中体重总计需要有25~35磅(23~32斤)的增加。
如果你现在超重或者肥胖并且没有怀孕,那医生会建议你通过减少摄入卡路里来控制体重。在这个基础上,你实际上在怀孕期间每天需要增加的卡路里比一般怀孕每天所需增加的300卡路里要少很多了。这样你怀孕期间总增重就少于25~35磅(23~32斤)。
因此,我开始害怕去看医生,因为我知道医生一定会就我的体重唠唠叨叨好一阵。可以这么说,在我怀孕3~6个月的时候,例行产检中只有3分钟是真正的胎儿监测,至少剩下10分钟都是听医生讲和体重有关的事宜:我的体重总共增加了多少,增长的速率是多少,我有没有运动等等。
最让我沮丧的一点是,其实我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每周四早晨我都会在吃早餐前用经过精确校正的电子秤称体重;我非常注意饮食并且已经在一次说教后戒掉了甜食,还让杰西监督我不碰任何甜品,这绝对不会是一个孕妇在孕期想要丈夫做的事。
我认为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医生对我体重的测量结果的态度却时好时坏。在孕17~20周时我自己的测量显示体重增加了4磅(约3斤半),但是医生的测量结果却是1磅未增。在孕20~24周时我自己的测量结果显示我的体重增加了5磅(4斤半),而医生的测量结果却是增加了10磅(9斤)。4周增加10磅(9斤)!这引发了一场冗长的说教。为什么我整天都坐在电视机前不停吃巧克力呢?
我想试着解释在孕20周的测量结果一定有问题,即使使用医生测量的数据来看,在整个孕17~24周,我的体重都控制得很好。我的产科医师听了我的抱怨后在我的材料里写了几笔,我希望她写的是:“之前的测量有误”,而事实上她写的可能是:“狡辩并拒绝承认贪食曲奇饼干!”
至此,我决定用“鞋子”来“调戏”体重测量结果:如果我觉得体重减轻了,我就会穿着鞋称体重;如果我觉得胖了,就会脱下鞋子称体重。如果结果显示我的体重居于高水平,我会说:“噢!也许是我今天穿的鞋子太沉了!”这一招真的很管用!
比起变化无常的称重结果,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原因来告诉我为什么要担心体重。毕竟,我的初始体重不错,体重指数(BMI)也在正常范围内。后来我才了解到,虽然关于孕妇体重的监测和担心一直存在,但实际上有超过半数的女性在孕期的增重都超过了建议数值,而且这些女性的产后体重恢复都很好,胎儿也很正常。所以我为什么不能吃曲奇饼干呢?
第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是,如果你的体重在怀孕期间增加了,那么你产后必须得减下来,因为从长远来说,超重对健康非常有害。的确,对很多女性来说,最终也很难恢复到产前体重,至少会留下孕期增加的几磅体重。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孕期增重量在建议体重范围内的女性,产后6个月的体重会比产前多出5磅(约4斤半),而孕期增重量大于建议体重的女性,产后6个月的体重会比产前多出17磅(约15斤)。但好消息是,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这一结果是暂时性的:最近的研究发现无论在孕期增重多少,90%产前体重正常的女性在产后两年里体重都能恢复正常。
我认为这并不值得太多争议。为什么不值得争议呢?因为一方面,大多数研究并不是很有说服力。怀孕后体重的保持与怀孕前超重或者肥胖情况息息相关,但这也同时意味着科学研究很难将产前体重对产后减肥的影响从孕期增重对产后体重恢复的影响中分离出来。
更重要的是,女人时不时地都会尝试减肥,所以你肯定知道减肥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产前的你减肥很容易,那么产后也同样如此;如果对你来说在产前减肥就很困难,那么产后减肥也同样困难。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教会你怎样在孕期保持健康,同时生下一个健康宝宝的书,而不是一本关于减肥的书,所以减肥的问题还是留给其他作者、或者在另一本书中来探讨吧!
随着“肥胖病”在美国蔓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将注意力放在胎儿在子宫中的状况对于其儿童时期肥胖的影响上。毫无疑问,青少年的肥胖人数已经大大增加:现在大约有20%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属于肥胖人群,而在60年代这个数量还不到5%。那有没有可能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增重导致了儿童肥胖率的增加呢?是不是只要孕妇多吃一些烤薄饼,她的宝宝出生后就注定会终生肥胖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
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机制是胰岛素抵抗。怀孕期间增重过多会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多,继而导致胎儿出生偏重、有限的糖耐量和日后的体重增加。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一结论适用于白鼠,因此他们推测这也可能适用于人体。然而,事实证明,最终难以证明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人类。虽然在大量研究中可以找到孕妇体重增加和儿童期肥胖有关系。但很难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让我来明确说明我们希望搞清楚的事情是:我在妊娠期间做出的决策是关于我在怀孕期间要增重多少,这个决定很难影响到我女儿今后的生活。因为这肯定不能改变她的基因,也不能改变今后我们家的饮食习惯、在食物上的开销和她的运动量。但所有这些因素又会对她今后儿童期(成人)的肥胖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中的大部分和妊娠期间的增重息息相关。
试想:超重女性的孕期增重超过建议体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她们的宝宝也更可能超重,但这真是母亲增重的原因吗?还是因为超重母亲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了宝宝日后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了儿童的超重?或者是因为母亲新陈代谢的特质遗传给了女儿?这些都是合理的解释,但只有第一条是你在怀孕期间可以控制的。
这个基本问题使得探究母亲孕期的增重和宝宝日后肥胖之间的关联变得棘手。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随机试验来证明——我们可以建议一些女性在妊娠期间体重大幅增加而另一些女性的体重保持不变——但是这一试验又将引发道德质疑。那么,我们能做的就只是从一大堆研究中挑选一些最好的,虽然最好的也不见得有什么说服力!
关于这一问题最好的一篇论文是对1959~1961年间于丹麦出生的2500名宝宝进行的一项持续时间超长的研究。4该研究样本包括4200名孕妇,在她们临产时收集她们产前和产后的体重,其中包括一些其他变量。这项研究至今仍在跟踪一些被试:这篇论文发表于2010年,文中包括一些被试从出生到42岁的体重指数的数据![提示:体重指数是用你的体重(公斤)除以你的身高(米)的平方,所得数值在18~25之间都是正常的]。
根据每个年龄段的研究数据来看,那些体重指数较高的孩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增重过多。平均说来,母亲在怀孕期间每增加1公斤,孩子的体重指数将会增加0.03,并将持续整个成年时期。所以说这篇论文相当不错,有能力做到跟踪被试到整个成年时期是很了不起的。当然,这项研究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一方面,这项研究所规定的体重增加的范围非常小:超过35磅(约32斤)就达到了该范围的上限了,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孕妇的增重在这一范围内。那些在孕期体重增加了80磅(约70斤)的孕妇又该怎么办呢?你在这个研究里找不到答案。同样,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每位女性的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产生的结果当然会有所差异。
但是从这些结论的表面上来看,母亲在怀孕期间的增重确实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体重,但是这个影响是很小的。如果你在怀孕期间增重超出了标准范围10磅(约9斤)多,那你的孩子的体重指数将会大约增加0.13。例如,如果你孩子的身高是5英尺6英寸(约1.7米),那么他的体重就会从149磅(约135斤)增至150磅(约136斤)。其中1磅的误差很有可能是因为早餐多吃了一些,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也有其他研究同样阐述了类似的结果,实际上孕期体重增加对孩子以后的体重有影响,但影响是极小的,最多只有1~2磅的差异。
总的来说,我不认为有任何研究表明了母亲孕期增重和宝宝体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这些影响存在因果关系,影响也不大。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因素会导致孩子的体重变化,孕期增重这一方面并不算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担心孕期体重的增加会带来长期影响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增重确实会造成一些短期影响。实际上,它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便是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你在孕期体重增加越多,你的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就可能越重。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待得越久,他的出生体重就会越重。一个宝宝在42周出生时的体重会比他在37周出生时的体重重得多。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也不会有大碍:新生儿正常体重值的范围很广,即使体重不到6磅(约5斤半)或者重于10磅(约9斤)都是健康的。
医生更担心的是新生儿的体重与其待在子宫中的时间相比过重或者过轻,两种情况都很有可能引发许多并发症:呼吸困难、胰岛素抵抗、心脏疾病等等。出生时体重大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新生儿被称作“大于胎龄儿(LGA)”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大于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第90百分位或2SD的新生儿。出生体重>4KG者称巨大儿。王卫平主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102页。——译者注,出生时体重小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新生儿被称作“小于胎龄儿(SGA)”
*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第10百分位或2SD,有早产、足月、过期产小于胎龄儿之分。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100页。——译者注。
新生儿的体重与孕期增重密切相关。如果你完全没有遵守增重指南的规定,那么你的宝宝成为“大于胎龄儿”或“小于胎龄儿”的几率就会非常大。
这一结论已经众所周知。当我外婆怀我母亲的时候,别人就告诉她要尽量将孕期增重减到最小值,这将会使得新生儿体型偏小,易于分娩。我的外婆照做了,因此我母亲出生时的体重仅有6磅(5斤半)。我们并不清楚这种建议是否很好;别人也同样告诉我外婆母乳喂养只适合那些贫穷的移民母亲(这对我母亲来说真是太幸运了!),我外婆正是一名贫穷的移民母亲!
也有数据显示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的体重有关系。在美国,母亲的孕期增重往往会记录在婴儿的出生证明上,相关研究发现母亲的孕期增重和新生儿的体重有着很大的关系。最近一项研究对佛罗里达州50万名新生儿进行分析,该研究根据新生儿的母亲孕期增重多少来分组,孕期增重在建议值范围内的、远远少于10磅(约9斤)的和远远超过10磅(约9斤)的母亲生下的大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的概率。
虽然这项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产前正常体重的女性,但是该研究结果也完全适用于产前超重或产前体重偏低的女性。
相对于孕期增重在建议值范围内的孕妇来说,增重偏少的孕妇生下大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增重偏多的孕妇生下大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很小。
这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刚怀孕的时候体重是150磅(约136斤),如果我孕期增重在建议范围内(25~30磅)(约22.7~27.2斤),我生下大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大约是5%,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可能性约是10%。如果我孕期增重少于最小建议值10磅(约9斤)(虽然不大可能),那么我生下大于胎龄儿的概率会减半,但是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几率会翻倍。另一方面,如果我孕期增重多于最大建议值10磅(约9斤),那么我生下小于胎龄儿的概率会减半,但是我生出大于胎龄儿的可能性就会翻一倍。
这项研究和其他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样,都着眼于一个更宽泛的范围人群:孕期增重小于建议值、在建议值范围内或大于建议值的三类女性。这可能让你产生这样的思考:超出或者少于建议值,即使只差一磅,也足以造成天差地别(实际上,很多医生和护士就是这样看待孕期增重指南的)。但事实上,生物学并不会遵从这样的发展规律,孕期体重亦是如此。36磅(约33斤)和35磅(约32斤)的差异真的非常小。并不是说,你的体重增了36磅,生出大于胎龄儿或小于胎龄儿的风险就会马上转变。
虽然36磅(约33斤)或者24磅(约22斤)并不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总的来说,孕期增重与新生儿的体重是有一定关系的,超出或少于孕期增重的建议值都会改变新生儿的体重。但是即使如此又怎样?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面临的风险又是什么呢?
以下的婴儿,一些研究采取更极端的定义,出生体重在相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2.5个百分位以下。这样的宝宝通常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足月出生的话,但是他们更容易出现并发症。芬兰的一项研究9表明42%的小于胎龄儿都出现了某些并发症,其中包括呼吸困难、血糖调节困难以及神经发育异常的迹象。对于早产的小于胎龄儿来说,问题更加严重。希腊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小于胎龄儿的死亡率比正常体重的胎儿更高,并且患有严重的肺部并发症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研究指出小于胎龄儿从长期来看面临的风险也更大,包括糖尿病以及认知能力低下。
*百分位数:是一种相对的位量数,它是次数分布中的一个点。把一个次数分布排序后,分为100个单位,百分位数就是次数分布相对于某个特定百分点的原始分数。出生体重的第10个百分位数是指把所有新生儿体重的最低10%划分出来而得到的平均值。——译者注
*大于胎龄儿(LGA):大于胎龄儿是指出生体重在相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第90个百分位数以上的婴儿。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更容易生下大于胎龄儿,并且有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于没有妊娠糖尿病但怀有大于胎龄儿的孕妇来说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分娩困难,需要做剖腹产和器械助产的几率也大大增高。
平均来说,小于胎龄儿引发的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要高于大于胎龄儿。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女性宁愿冒剖腹产的危险也不愿意其婴儿有呼吸困难或者神经发育异常等问题。所以,你更应该担心孕期体重增加少于建议值而非多于建议值。
当然,上述结论仅仅关注到婴儿的体重。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结果呢?比如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早产——增重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
这一结果是由很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你很难判定到底是哪个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原因很简单:你怀孕的时间越长,你孕期增重就越多。如果你在妊娠32周时分娩,那么你的自然增重必定少于那些妊娠40周的孕妇。但你的早产并不是因为你在怀孕期间的增重过少!并且,不同的身体状况也会导致你孕期的增重情况不一,而这才是导致你早产的原因(比如妊娠糖尿病)。
由于怀孕时长和身体状况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我们很难有一个准确的结论,这也不足为奇。在对纽约33000个新生儿案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孕期体重的增加与在妊娠37周前分娩的风险联系起来。对于那些怀孕前体重正常的女性来说,孕期增重在22~45磅(约20~41斤)之间,早产的风险都是相当的。然而,如果孕期增重少于22磅(约20斤)或者大于45磅(约41斤),孕妇早产的风险就会大很多(差不多是正常范围的1.3~1.5倍)。怀孕前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如果在怀孕期间增重超过45磅(约41斤),那么早产的几率是相当大的(差不多比正常体重孕妇高出70%)。
这项研究着眼于孕期体重增重过多或过少所带来的风险,另外一些研究仅仅试图找到增重过少带来的风险。不论孕期增重过多还是过少,所带来的影响都很小,我们不必为此担忧。
以上理由足以使我相信孕期增重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会影响宝宝的体重,但是我认为医生为此进行的每周长篇说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增重过多的负面效果呢?我们应该怎样用“我饿了”或者“我爱那些曲奇饼干”这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不对增重过多而产生愧疚呢?
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告诉自己:无关大碍!少量增重,比如超过建议值10~15磅(约9~13.5斤)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即使有些研究证明增重过多会带来风险,但这些影响是很小的,例如,对于增重了37磅(约33.5斤)的孕妇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在一次孕期检查中,医生告知如果我以现在这样的速度胖下去,我就会增重36磅(约32.5斤),而增重建议值是35磅(约32斤),所以我应该开始节食。不用在意!没有证据和逻辑能证明我需要节食!
你需要做的就是:放轻松。
当我们谈论增重多或少于建议值的时候,想必已经很清楚,小于胎龄儿的问题严重程度要远甚于大于胎龄儿。所以,当医生在我某些孕周增重过多时表现得很紧张却无视我某些孕周几乎没有增重的时候,我感到相当震惊。
当我越发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时,我就越开始对大家都深信不疑的增重建议的正确性表示怀疑。我开始思考这个建议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仔细分析那些数字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些建议的最终目标就是把生出正常体重宝宝的几率扩到最大化(例如,新生儿不要太大或太小)。
如果我增重30磅(约27斤),恰恰处于增重建议范围的中间值,那么生出小于胎龄儿或大于胎龄儿的几率是15%。如果我增重40磅(约36斤),这个几率是18%。如果我仅仅增重20磅(约18斤),这个几率又上升到了23%。所以,要想生出正常的宝宝,增重30磅(约27斤)就是最好的方法。
但你仔细思考半秒钟就会发现这其中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一般来说,小于胎龄儿可能患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远甚于大于胎龄儿。但是增重指南只关注把大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出生的总数降到最低。
怀孕期间体重增加30磅(约27斤)的女性生出小于胎龄儿的概率是10%,生出大于胎龄儿的概率是5%;怀孕期间体重增加40磅(约36斤)的女性生出小于胎龄儿的概率是7%,生出大于胎龄儿的概率是11%。虽然生出大于胎龄儿的几率增加了,但是生出小于胎龄儿的几率下降了。但是因为小于胎龄儿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更严重,我们是否该认为增重40磅(约36斤)反而更好呢?
这一说法的前提是正常体重的宝宝并没有比大于胎龄儿或小于胎龄儿在各方面都好特别特别多。在这里,我们只是反对增重标准仅仅关注如何扩大生出正常体重宝宝的概率。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也许是不对的。——作者注如果想要做出更准确的建议,我们需要思考增重多少才能有效抑制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建议增重的上限(最起码提高几磅)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我自己怀孕期间增重有多少呢?最终我增重30.3磅(约27.5斤)——从149.0磅(约135斤)增加到179.3磅(约162.5斤)(在听了医生所有的说教后,这个数值已经相当精确了)。最后一次去医院称重是在临产前的一个早晨,在医生办公室称完体重后,我还在猜想是否需要靠猛吃冰淇淋来增重。不过幸好我分娩的过程没有太痛苦——毕竟医生没有给我“脱鞋”的时间!
本文摘自中信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好孕大数据:一位经济学家的理性怀孕指南》
高小姐:15876519013
杨小姐:020-83000527
网友跟帖